只要会说外语,就能做翻译?

在中国,翻译长期以来被视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,这使得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:“只要懂外语就可以胜任翻译工作”,或者将外语人才与翻译人才直接等同起来。

随着改革开放,中国加速了与世界接轨的步伐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说至少一门外语,这个现象在社会主力军 80 后、90 后甚至 00 后中并不少见。他们接触外语的年龄越来越小,甚至在幼儿园阶段都有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的英语课程,主力军出国深造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。经过长期的文化冲击和文化熏陶,他们口头以及书面的表达能力,较之上一代人都有显著的提高,有的甚至达到接近母语表达的水平,并深谙外国文化。

他们阅读外文毫无困难,大致的意思也都能说得出来。但请他们将内容以“信、达、雅”的标准翻译成地道的中文,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都只能兴叹:“臣妾做不到啊!”,或者打趣老师:“我那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”(体育老师:怪我咯?)。

会外语不会翻译 — 这是个有趣的现象。

我国长期的教育体制都是重理轻文重外语轻中文。正如著名历史教师袁腾飞老师犀利指出的:“在咱们中国什么职称考试都需要考英文。这为什么呀?我一学历史的,领导上来劈头就问:‘你英语四六级过了么?’” 这是一个怪诞的现象。原因是: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,咱们的教育对中文母语的重视程度不够。当学生沉浸在阅读历史、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愉悦之时,家长和老师都会干涉,认为这是浪费时间;相同的时间用于阅读英文或解题数理化,家长和老师则会非常欣慰。

殊不知,语言正是需要经年累月地积累才会达到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的境界。

正是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,甚至是具备高学历的人,在提笔书写中文母语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词不达意、表述不当甚至有语法错误。有自省的人会感叹:书到用时方恨少,平时的中文积累太少,底蕴太薄。不自省的人,则会引入另一个现象 —— 零翻译文化输入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公司内外交流过程中,大家说话和邮件往来时,都变得中英夹杂了。除却“会英文,高人一等”的社会潜意识之外,这种直接采用英文原文的方法是最偷懒也是最保险的,省却了中间苦苦思索而不得的翻译过程。

但是这样的翻译方法会让译文变得非常不通顺,且不便于理解。尤其对于不懂英文或对英文一知半解的读者来说,这样不动脑筋的处理方法是不能被接受的。在中间的这个思索过程,交织着两种语言带来的文化冲击。大脑在飞速地运转,因为它既要完整无误地理解原文,又要忠实地道地表述出译文。不可否认,这是一个运用智力进行创作的过程。它需要译者不仅能熟练驾驭两门语言,还需要译者掌握一些规律技巧(翻译技巧)。

翻译应具备哪些能力?

举例来说,合格的英翻中译员具备以下能力:

  1. 英文阅读理解能力
  2. 中文写作表达能力
  3. 翻译技巧

三者缺一不可。

再返回到开篇提到的“只要懂外语就可以胜任翻译工作”的观点上来,您不难发现,合格的外语人才只具备了其中一个条件,故而当其他两个条件不成熟时,外语人才是无法与翻译人才对等的。而第三个能力 —— 翻译技巧并不是通过阅读几本翻译技巧的书就能获得,它既需要大量实践来习得,也需要具备一定天赋。而天赋与母语熟练程度息息相关。有天赋的译员就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找到更为精准的表述

静观现有中国市场上的翻译鱼龙混杂。抱着各种想法的译员比比皆是。

  • “差不多”先生和“差不多”女士:一篇文章看看差不多懂了就行了,意思差不多翻出来就可以了。搞得那么认真干什么?
  • “南郭”先生和“南郭”女士:这么多术语就不用翻译了吧,献丑不如藏拙,保留是上策,万一翻错了还被人看出来不专业。多做多错,不做不错,况且不翻译的地方一样可以算稿酬。
  • 用机器翻译的“闪电侠”和“跑量姐”:自己想多累呀,内容直接丢进谷歌翻译、有道翻译,机器翻译之,然后做个校对,唰唰唰,一天至少万把字,月入两万不是梦。
  • 也有坚守品质的“老顽固”:会做反复查证,会字句斟酌,会根据中文习惯调整语序,方便读者理解。有难啃的骨头,他们还会强迫症式地反复修改推敲。译无止境,没有最好只有更好。在这个追求完美的翻译过程中,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,内心觉得很满足。他们是真正热爱文字,喜欢翻译的人。当工作和兴趣合二为一时,夫复何求?

只是,这样的“老顽固”是越来越不多见了。因为译员也是人,再崇高的理想也要为五斗米折腰。先要保证自己不被饿死,才能进一步实现理想。傲智翻译深知这个道理,所以我们尽最大努力为优秀译员改善现有生存环境,为他们安心无虞地工作提供一片乐土。也为同样理解、重视、追求品质的客户提供一块绿洲。